有研究表明,TBS模式相較常規rTMS在治療效果方面無明顯差異,但在同等脈沖數治療方案下可以大大節約單個患者治療時間,提高設備使用率。并且因其治療時間短適用于兒童、認知障礙等依從性較差的患者。
腦卒中
中國臺灣長庚紀念醫院研究團隊發表文章,采用iTBS刺激聯合虛擬現實(VR)上肢自行車訓練用于卒中后病人上肢運動功能的恢復,結果發現此聯合訓練方法可以減少卒中后上肢痙攣,改善患肢功能,提高患者生活質量。
刺激靶點 | 刺激頻率 | 刺激強度 | 刺激間隔 | 總脈沖數 | 治療療程 |
M1 | iTBS | 80%AMT | 10min | 1200 | 15次 |
抑郁癥
斯坦福加速智能神經調節療法(SAINT)是一種基于TBS治療難治性抑郁癥的新療法,最近由斯坦福大學醫學院開發并發表在《美國精神病學雜志》。其特點是,在連續5天的時間里,刺激強度為90%的靜息運動閾值,以每天10次的方式進行50次iTBS治療(每次1800個脈沖,50分鐘的間隔)。 研究結果發現,治療后患者的蒙哥馬利-奧斯伯格抑郁癥評定量表得分明顯下降,且無不良反應。

[1]Chen YH, Chen CL, Huang YZ, et al. Augmented efficacy of 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 on the virtual reality-based cycling training for upper limb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: a double-blinded,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. J Neuroeng Rehabil. 2021;18(1):91. Published 2021 May 31. doi:10.1186/s12984-021-00885-5
[2] Cole EJ, Stimpson KH, Bentzley BS, et al. Stanford Accelerated Intelligent Neuromodulation Therapy for Treatment-Resistant Depression. Am J Psychiatry. 2020;177(8):716-726. doi:10.1176/appi.ajp.2019.19070720